網站制作NEWS
白頰長臂猿的問題!急
白頰長臂猿的軀體更加纖細而四肢顯得更長的一種長臂猿。雄性黑色,唯兩頰各具一大型白斑,頂部的簇狀冠毛顯得更尖長而明顯。雌性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。軀體大部污黃色,胸腹的黑褐色稀少。生境與習性主要棲息于熱帶雨林。棲息的海拔高度通常不超過900m。旱季通常在清晨06:30開始活動,并開始晨鳴。覓食高峰在07:00-08:00;第二個高峰在11:00-12:00;第三個高峰出現(xiàn)在14:00-15:00。
覓食、運動、戲耍、休息都是群體活動。覓食時個體間的距離不超過70m。通常一只手抓掛在樹枝上,另一只手采摘食物,兩手交替進行。多在高大的樹冠中上部進行覓食,高度在10-25m左右, 覓食時不鳴叫。以多種熱帶型野果(漿果、核果、堅果,特別喜食榕樹果)、嫩樹葉,花苞,樹芽等為主要食物,也食昆蟲、小鳥和鳥卵。
食物種類約85種,其中,植物性食物占食物總數(shù)的90.6%。營小群體生活,一般每群3-5只,少數(shù)可達7-8只。一般(3-4)月產仔,大約兩年產1胎,一胎1仔,懷孕期約7-8個月,幼體7-8年性成熟。
白頰長臂猿是印度支那地區(qū)長臂猿中分布最北、分布區(qū)最小、數(shù)量最少的種。50-60年代,白頰長臂猿在云南南部有較多數(shù)量,僅西雙版納勐臘縣約有130-150群,530-620余只。80年代初期約有18群,70余只(楊德華等,1987),加上綠春的數(shù)量,可能有80-100只(馬世來, 1988)。80年代初期勐臘地區(qū)的白頰長臂猿數(shù)量比60年代初以前減少了86%。而在80年代末期,勐臘的白頰長臂猿數(shù)量已不足40只(扈宇等,1989),綠春黃連山的白頰長臂猿可能接近絕滅。 越南北部的數(shù)量不及200只(Cao and Pham, 1994),老撾可能不及100只,本種的所有總數(shù)估什不足350只,已成為一個高度瀕危的物種。 致危因素.
1、最主要因素是棲息生境的破環(huán)、縮小和惡化。長臂猿是典型的樹棲動物,它們的生存與熱帶天然林的存在密切相關。60-80年代中期,西雙版納地區(qū)因種植橡膠和其它開墾、毀林開荒以及森火災等原因,使這一地區(qū)低海拔的熱帶雨林大部被毀,殘余的雨林亦變成綠色"孤島",使白頰長臂猿的棲息生境大大地縮小和惡化; 2、人口的增加加劇了這一地區(qū)森林的破壞; 3、偷獵:60年代, 有的獵人一天可獵捕10余只; 4、種群過小,種群分布的不連續(xù),世代周期長(7-8年)是本種致危的因素之一。 飼養(yǎng)情況 不詳。 現(xiàn)有保護措施 已列為國家 I 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主要種群的分布地已建立了兩個自然保護區(qū):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(qū),國家級,1981年建立,面積24.2萬公頃;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(qū),省級,1983年建立, 面積1.4萬公頃。保護區(qū)建立后,白頰長臂猿有限的棲息生境基本得到了保護。另外,由于各級保護管理部門的宣傳、管理和嚴格執(zhí)法,群眾保護意識有所提高,已基本制止了在保護區(qū)內對白頰長臂猿的偷獵。1989年以來,在中越邊境口岸(河口),白頰長臂猿的非法貿易(由越南邊民帶入)有所發(fā)生,貿易量每年約3-5只。 保護措施建議 我國是白頰長臂猿的主要分布地之一。目前,我國的白頰長臂猿數(shù)量已非常稀少而且被隔離成島狀,加強保護、嚴格執(zhí)法、杜絕偷獵、采取一定措施,拯救和恢復種群數(shù)量已是當務之急。建議加強上述兩個自然保護區(qū)的建設和管理,恢復片斷森林間的植被,以溝通片斷森林的連續(xù)性;開展資源調查和生態(tài)學研究,在財力、人力和科學技術上給與支持和幫助;采取措施,嚴格執(zhí)法,制止偷獵和非法貿易包括邊境非法流入。開展國際間的合作,共同進行資源調查、評估和采取保護行動。
多重隨機標簽